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

翻動世界的Google心得

兩個天真的大學生,如何創造出足以撼動二十一世紀網路世界的事物「Google」。不只是他們堅持不斷的對產品的創新,加上他們對事情的熱情態度與對挫折的挑戰,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。就像第一章提到的一句話「對於那些不可能的事,要抱持一種健康的藐視態度。」(Having a healthy disregard for the impossible.)這正是因為他們嘗試了,我們一般人不會去做的事。

很多人ㄧ想到搜尋,就想到Google。可是為什麼會畫上等號呢!正是因為它強調速度的效率性與精準的正確性,在這時間等於金錢的時代,幫助人們節省了寶貴的時間。靠著口耳相傳的方式,不需任何廣告成本,使用人數卻以倍數成長,因為他們相信品牌的價值。就像一個好吃的東西,即使沒有廣告招牌,生意還是門庭若市。

只要ㄧ進入Google的首頁,只有斗大的Google字樣與簡潔的搜尋系統,讓使用者一目了然,與一般的入口網站有很大區別。一方面它強調的是速度,多餘的圖像會導致首頁變慢;一方面簡單的首頁設計,給予使用者輕鬆的感覺,同時也與其他網站加以區隔。就像一個乾淨的人,容易使人親近。再者,它強調的是它的搜尋品質。如同是一杯咖啡,一杯35元有人買,一杯100元也有人買,但為什麼只要35元就買的到,卻有人捨得花100元購買,正是因為兩種的品質不同,喝起來的感覺也不同,兩種市場的定位自然區隔開來。

書中提到,「Google會依據兩項因素來決定廣告的排序:其一,企業願意支付的價格;其二,電腦使用者點閱該廠商廣告的頻率。」顯然與雅虎的廣告方式與收費截然不同。對一般使用者而言,Google的行銷方式較不會造成使用者的困擾,相關的廣告內容也較容易吸引消費者點閱與注意。有驚人的營收,當然也會出現不少問題。「點閱詐欺」即是Google所面臨的問題其中之一,但似乎改善的作法沒有雅虎來的積極,引來不少廣告主的不滿,是Google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。在發表的新產品中,Gmail的隱私權問題也是Google發展過程引發軒然大波,有趣的是選在愚人節推出,也因此製造了不少話題,行銷手法果然也很「Google」。

在Google工作不僅有高額的股票可以拿,還有意想不到的健康料理可以品嘗,讓我覺得最滿意的是公司制定的「20%的時間政策」,員工可以利用此時間,去做自己想做的事、去研究其他東西,給沉悶的腦袋充充電,發展出更多的新點子,延伸出更多創新的新產品、創造出更多的新事物。在台灣似乎還沒聽過有公司制定這樣的政策!

雅虎就像是一個大賣場,「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」,但它的獲利為何會輸給Google這種單純做搜尋的公司!只因為Google專精在搜尋上,要做就把它做到最好最大,且每個人幾乎都會用到搜尋,市場商機自然無限大。而微軟現在也害怕Google動搖龍頭地位,雙方不斷以高價併購有潛力的網路公司,似乎微軟想要併購雅虎與Google一較高下也不無可能了。

Google書籍數位化計劃,如果順利完成,頓時網路就成了萬能的虛擬圖書館。其中,過程所涉及的版權問題與出版商利益問題,Google也一一克服,如與出版商分享廣告利益和只提供部分內容吸引消費者購買等。然而,恐怖的Google還準備跨足醫藥領域與基因工程計畫,就等著看Google如何改變人類,如何翻動這個世界吧!

沒有留言: